巴菲特减持的消息再度导致比亚迪大跌,叠加光伏逆变器的负面消息,新能源赛道再度集体下挫,进一步影响了市场情绪。
8月最后一天,A股继续回落,一度跌破3200点,尾盘勉强收复至3202.14点。不过,北向资金并没有大幅流出的迹象,反而净流入79亿元。
据记者了解,这或许与MSCI季度再平衡有关。8月的指数季度调整于8月31日收盘后实施,据历史经验,为减少指数跟踪误差,被动型资金通常会在8月31日调仓。
接受记者采访的国际机构普遍认为,随着业绩预期下修完成、政策刺激进一步传导,四季度或成为转折点。
赛道股暂时回调
除了自身估值偏高,近期多个事件冲击了赛道股的情绪。
8月30日,巴菲特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的消息则被正式披露出来。31日上午,比亚迪A股一度大跌超8%。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事情的关键并不在巴菲特是否要抛售。比亚迪无疑是一家勇于创新、拥抱变化的优秀企业,但不少机构投资人士早就对万亿市值持谨慎观望态度。
“我们之前加仓还是在2020年疫情后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之际,当时市值才一千多亿,而比亚迪的单车利润很薄,目前超万亿的市值确实需要谨慎。”某百亿私募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此外,小鹏汽车上周在其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发布了对三季度销量的指引,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景气赛道的标杆企业对所处产业的趋势判断或影响投资者对产业链的增长预期,悲观情绪蔓延也使多数行业出现调整。
火上浇油的是,有自媒体质疑部分逆变器公司存在造假事件也持续发酵。8月30日早间开盘,光伏逆变器相关公司集体走弱,微逆禾迈股份跌超12%、昱能科技一度跌近10%。31日跌势持续。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从5月以来,股市大小盘风格变化越来越极端,比较创业板指和上证50指数,前者上涨超过20%,并且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新能源车等少数行业,而后者则几乎原地踏步。这种大小盘分化格局早前也曾出现过——2010年(大盘弱、小盘强)、2013年(大盘弱、小盘强)、2017年(小盘弱、大盘强)和2021年的二三四季度(大盘弱、小盘强)。研究这些历史经验大致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大小盘风格差异趋势一旦形成至少要延续两到三个季度,其背后逻辑是资金腾挪的惯性;二是这种风格差异都是以大小盘同时较大幅下跌来终结的,即大小盘风格变化极端后市场会出现普跌。这也可能是目前市场的一种体现。
外资仍看好新能源赛道
尽管一时受挫,但国际机构普遍对新能源产业链的中长期前景持积极态度。不过,相比起2020年、2021年的持续单边上涨,未来行业的整体波动可能放大。
上投摩根指数及量化投资部总监胡迪日前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已逐步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出台涉及各方面60余项政策措施,光伏、风电、水电以及电池行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之所以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这也是因为成本、技术挑战已获得突破。胡迪提及,在国内经过20年以上的发展,其度电成本已经贴近化石能源区间的下限,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成本竞争力,同时其可利用资源空间没有技术天花板。
例如,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光伏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82%-90%左右,在绝大多数国家低于新的燃煤电站或天然气电站的成本。太阳能光伏的年新增装机容量2021-2025年期间预计为250吉瓦,在2026-2035年期间预计达350吉瓦,约等于2000年以来年均新增60吉瓦新增装机容量的4倍、6倍。
这也将催生其他投资机遇,包括相关基础金属等。胡迪解释称,电动汽车的金属使用量是普通燃油汽车的6倍,陆上风力发电站的金属需求量是天然气发电站的10倍。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的金属需求在2040年将会至少增加30倍。未来,锂需求将经历最为迅猛的增长,2040年将增长40多倍,紧随其后的将是石墨、钴和镍,约增长20-25倍。此外,与新能源配套的基建设施以及储能、特高压、能源互联 等相关产业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四季度或是配置窗口期
瑞银证券A股策略师孟磊表示,进入四季度,尤其是四季度末,可能可以更乐观一些。原因在于,公募基金的新发行仍有一定时滞,股市企稳是在6月后明显发生的,即新增资金可能在四季度后有明显的进场迹象。
孟磊对记者表示,对于短期市场的判断是维持振荡盘整的态势,这主要来源于有两股合力的作用——一方面,由于上游价格维持高位,工业相关的企业利润在二季度或出现比较明显的负增长,投资者下修盈利预期;另一方面,有更多的政策刺激出台、流动性宽松,预计未来会有一部分的新增资金进入股市,这对股票市场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
瑞银预计,2022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将达1500亿元。高盛近期则表示,对2023年南向和北向资金规模的预测分别为450亿美元和650亿美元。港交所或将继续受益于互联互通机制的扩大,受外资青睐的内地投资标的明年或将受益于更多的北向资金流入。